白芝勇:用點線繪就精密測量人生
日前,在北京地鐵12號線2標項目工地,來自地鐵建設一線的100多名建設者迎來了一位特殊的“老師”。他就是中國中鐵一局五公司精密測繪公司測量高級技師白芝勇。作為黨的十九大代表,白芝勇近一段都奔忙于基層黨員和工人中間,與他們一道暢談十九大精神和學習體會。
“每每談到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于我們國家從站起來到富起來、強起來的進程,以及未來發展的宏偉規劃,就禁不住心潮澎湃。”白芝勇的開場白充滿激情。
“十九大報告提到不忘初心,牢記使命。我常常在想,作為一名基層黨代表,我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?”白芝勇誠懇地說,“就是要通過不斷學習和創新,做最好的自己,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極致。”
看著這個個頭不高卻健康敦實、言語不多卻思路清晰、贊譽不少卻仍然低調文雅的四川巴中小伙子,任誰也想不到文縐縐的他,竟然帶著他的精密測量小分隊,幾乎走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。
18年間,他只干了一件事——工程精密測量。大江南北的高鐵、地鐵、橋梁、公路、隧道都有他的身影。18年間,他最驕傲的是,中國高鐵2.2萬公里運營里程中,他和他的團隊精測的線路占到了十分之一。
專注不懈,練就過硬本領
“只有技能變成本能,才能在工作中做到精熟于心。”這是白芝勇的口頭禪。
18年前,白芝勇從蘭州技校畢業,前往中鐵一局五公司廣州東南西環高速公路建設工地。從此,他的人生就與一個詞難解難分——測量。
背上三腳架和儀器箱,跋山涉水做測量成了他的生活常態。從業之初,白芝勇感就到了知識的缺乏:“我是技校畢業,要想成為一個合格的鐵路建設者,在工作中有所建樹,只有通過學習來改變自我。”
從此,工作之外就是學習。他自學了大專、本科,常常看書到深夜。“善于學習、堅持學習是小白的最大特點。”中鐵一局五公司工程管理部副部長譙生有說。
不僅如此,他還抓住一切空閑時間鍛煉專業技能。拿測量使用的水準儀為例,剛入行時,白芝勇下了班還把水準儀抱到辦公室,利用地面、椅子、桌子形成高差,用鋼卷尺將高差量出來,然后用水準儀去測。一次次反復操作,一直練到信手拈來就準確無誤為止。
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到現在:白芝勇在寶雞的時候,經常背著儀器在河灘、塬上等地方反復練習。他說:“只有把技能變成本能,練到‘人機合一’,才會有高效率的工作。”
英語一直是白芝勇的天敵,甚至到現在還是。剛調公司精密測量隊工作的時候,一直以為自己動手能力還可以的白芝勇卻遇到了難題:從來沒見過這么多的進口儀器,上面的很多英文也看不懂,很多儀器都不知道怎么操作。但是要用怎么辦?白芝勇采取了最笨也是最管用的辦法:先對照說明書,然后查字典,弄明白每一個操作界面上英語單詞的意思,并把英文和譯文都抄在一個小本子上,揣在兜里,忘記了就拿出來看。比如HD代表平距,SD代表斜距,HL代表水平角等,白芝勇就死記硬背。然后對照操作,反復操作,只要有時間就背著儀器出去練習各種測量儀器的操作,對中、整平、觀測、記錄,一遍又一遍,常常一練就是幾個小時,很枯燥很無聊。但正是在這一次次重復練習中使儀器和自己達到了“手儀”合一的境界。
因為專業本領過硬,這些年他殊榮加身:“全國青年崗位能手標兵”、全國“最美青工”、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、全國勞模、首屆央企楷模……
精益求精,成就“無誤差”測量
精密測量有多重要?形象地說,它就是工程施工者的眼睛,是工程建設的“方向盤”。
南京市緯三路過江隧道全長3.6公里,但斷面達到180平方米,再加上需要U形下穿,施工難度非常大。2012年,白芝勇和他的團隊接到了測量任務:在隧道出口,接收鋼環以及外體已經建設好,測量必須保證長達80米的盾構機能順利鉆出接收鋼環這個“火圈”,誤差不能超過五厘米!
這絕對是挑戰!盾構施工有一定弧度和曲線,盾構運行過程中到達的每個點的坐標都有變化。不僅如此,受溫度、濕度、周邊震動等因素影響,很多基準點也經常有變化。
為了讓盾構準確運行,白芝勇拿出“組合拳”精益求精。除了借助GPS定位,他還在國內首次采用了“洞內交叉導線網法”,在原來一個測量環的基礎上,增加了至少6個測量環,使得盾構機前行中的每一個控制點都得到反復的運算和印證。
看到這樣的精細,施工方對白芝勇樹起了大拇指。但是白芝勇還是不放心。“任何機械、儀器都是人為操作,而且機械儀器本身也有它的誤差范圍,一個小誤差看不出來不影響精度,但是盾構施工是不斷往前走的,基準點在不斷的變化,這很有可能造成誤差疊加。”
如何做到更精確?白芝勇又加了一把“保險鎖”——陀螺定向。利用陀螺定位儀所確定的方位和地磁保持一致的特性,從根本上有效地降低了疊加誤差的發生。
最終,2015年7月,盾構機以誤差僅僅12毫米的貫通精度緩緩駛出長江南岸接收井,完成過江隧道貫通。12毫米,僅僅是指頭蛋大小一塊石頭之間的差距!
不斷創新,引領行業發展水平
把重復的工作做精,把新出現的任務做好,不斷創新提高水平,這是白芝勇經常教導徒弟們的一句話。
在世界建設等級最高的京滬高鐵建設之初,白芝勇接到了對高鐵整體道床進行精密控制測量的任務。然而,不論怎么測,誤差總是過大。
就在一次次地檢查設備時,白芝勇發現測量每次必須用的對中桿在設計時就有5毫米的誤差,而整體道床的誤差必須控制在3毫米。如何重新設計對中桿呢?白芝勇和團隊不斷試驗修正。
最終,他們找到了一塊50立方厘米的正方形鐵塊,將其中一角切掉四分之一,讓切面整體平滑,然后在使用過程中將這個鐵塊卡在整體道床上。第一次檢測,數據準確!
這一儀器后來被命名為“多功能底座模板精調棱鏡適配器”。它巧妙地利用了固定模具穩定性的特點,克服了腳架誤差較大的難題,為高鐵的精準、快速提供了又一個基礎保證。
多年來,白芝勇和團隊創新不斷:比如率先引進的GPS測量儀器,提高長大隧道測量效率3倍以上,降低測量成本約70%;比如為保證在強風沙情況下進行有效測量的防風帳篷,巧妙利用正三角形及三棱臺的高穩定性原理制作,幾節鋼管定位,幾根鋼筋撐起,幾個拉線配合螺母固定,形成一個小巧、拆裝方便的小帳篷,有效遮擋吹動儀器腳架的強風,降低腳架共振頻率,提高測量效果。
還有“豎井定向測量系統應用技術” 提高了橫向貫通精度,節約成本40余萬元。現在,該成果被廣泛應用,并獲得2008年中鐵一局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,2010年全國第三屆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優秀獎。
“一種新型建筑物變形監測標”、“一種簡易棱鏡照明裝置”、“精密測量儀器防風蓬”、“一種改進的高速鐵路CPIII標志”等9項專利,科研、論文、工藝工法等31個項目的攻關……白芝勇和他的團隊收獲了一個又一個果實。
“我相信‘奉獻社會’,就是‘快樂自己’。在精密測量這條路上,我還會持續走下去,寫好自己的人生路。”白芝勇說。
更多相關
魔星MT20i全站儀偏心測量、中文編碼助力房地一體化權籍調查
國家為了進一步維護農民權益、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、促進鄉村振興,全國各地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農村房地一體化權籍調查工作。權籍調查包括土地權屬&房屋權屬調查、界址測量、宗地和房屋面積計算等。主...
新《測繪法》培訓班在吉林測繪地理信息局召開
新修訂的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》(以下簡稱《測繪法》)將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。為推進新《測繪法》貫徹實施,6月28日,吉林省測繪地理信息局舉辦了新《測繪法》培訓班。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宋超智出...
成都縱橫大鵬無人機-縱橫股份科創板上市
2月10日,成都縱橫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(縱橫股份,688070.SH)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成功上市,正式登陸A股資本市場。作為國內第一家以無人機為主營業務上市的企業,縱橫股份迎來重要的里程碑...
國測一大隊改革發展紀實
40年眾志成城,40年砥礪奮進,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了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。 伴隨著祖國奮發前進的鏗鏘步伐,測繪人作為改革開放的實踐者、見證者、受益者,勇立時代潮頭,以一往無前的進...
沉降觀測步驟詳細講解,高精度水準測量流程
沉降觀測即根據建筑物設置的觀測點與固定(永久性水準點)的測點進行觀測,測其沉降程度用數據表達,凡一層以上建筑、構筑物設計均要求設置觀測點。既然沉降觀測這么重要,今天就為大家帶來一期沉降觀測詳細步驟...
華能衛通探路者T90高端手持GPS
高端手持GPS華能衛通探路者T90是一款高性能、全防護、帶觸摸+121按鍵的北斗GPS雙系統工業級專業手持數據采集終端,外觀大氣硬朗,采用雙色航空級鈦合金材料機身支架,具有工業級防護能力。基于四核64...
L3磁阻尼光學水準儀
專業的光學系統測量員更清晰明亮的視界 工程測量28倍舒適放大倍率,配合550nm波長、超過30層光學鍍膜鏡頭,使望遠鏡成像清晰銳利;在100m出直徑2.5m的測量視野中,可清晰觀測到水準尺的毫米刻劃...
我國北斗三號全球定位系統正式啟動建設
我國北斗三號全球定位系統正式啟動建設,計劃今年底將發射四顆全球組網衛星。 目前,全球范圍內已經有四大衛星導航系統,除了我國的“北斗”全球導航系統外,還包括美國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——GPS,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