實景放樣快!穩!準!影像小碟為道路施工增速提效
2022年3月1日,我們開啟了影像測量新時代,讓測量+放樣一步到位——影像RTK
TS6影像RTK將RTK與影像結合,放樣點在手簿上實時標出,再也不用擔心找不到放樣點了。
面對三四月雨季,項目進度受影響,或者工程周期短的項目
偶爾遇上晴天,放樣也只能放一兩公里
完全不能達到工期要求,那有沒有儀器可以提升放樣效率呢?
我們下面用一個老舊的縣道改造項目來看看影像RTK的實景放樣。
在道路改造中的實際應用效果“影像RTK實景放樣功能”
在縣道改造、道路改造中的應用
01項目概況
項目背景
在道路改造項目中,傳統方式使用RTK或全站儀人工進行放樣,遇到溝渠、樹林等遮擋嚴重環境等環境,放樣不僅慢還難以保證精度,尤其在縣道、村莊等復雜的環境下,傳統方式很難滿足項目工期要求和作業要求。
精度要求
放樣精度誤差控制在3cm以內
作業難點
項目周邊不僅有村莊、居民區和高新區,在道路改造的同時不能影響居民、企業的正常出行,還得保證地下水電氣等管線不被破壞。項目工程緊,施工時間短,需要快速完成放樣工作。
RTK放樣雖然效率較高,但往往在最后10cm難以找到準確的放樣點,遇到墻角、溝渠等更是需要不斷進入傾斜測量,費時費力。
02解決方案
使用設備
影像RTK——TS6
項目采用TS6進行放樣,通過RTK與影像結合,放樣點在影像中實地標出,快速找到放樣點,一步到位。
手簿360度AR放樣指引和主機實景放樣無縫切換,沉浸式放樣體驗,不用一直低頭查看放樣點。
操作步驟
道路設計文件導入
Hi-Survey手簿軟件支持道路設計文件直接導入,自動生成線路,免去繁瑣的數據錄入過程
開機一鍵固定
主機內置高精度CORS服務,開機即可獲得“固定解”,單機即可進行測量作業
全新無感慣導
全新無感慣導,不用在單獨進行初始化步驟,無需扶正對中桿,測量更輕松。
實景放樣
進入AR放樣界面,手簿攝像頭就啟動了,無需低頭盯著手簿,通過實景影像導航就可以到達放樣點附近,手簿影像和主機影像無縫銜接,距離放樣點較近時自動切換主機影像,將放樣點在底部攝像頭的圖像中直接標出,可以真切的看到放樣點實地位置。
完成一個放樣點,點擊“下一個”又可以繼續通過影像畫面引導至下一個就近的放樣點。
03
用戶實評
“通過RTK影像放樣,效率至少是兩倍的提升”
“新手也能準確找到放樣點,老師傅壓力瞬間小了”
“要完全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放樣,像這樣的村莊,以前我們一天可以放樣2、3公里”陳工說道,“這次用A40放樣,一天可以放7、8公里”
以前RTK放樣最費時的就是最后那十來厘米,晃半天找不到點,師傅沒有幾年的經驗都不敢讓他放,我們看著只能干著急。現在有A40,手簿上就能看到放樣點在哪個方向,到了放樣點附近更是直接看到點在哪。以前都是人找點,現在是“點找人”,效率成倍成倍的提升。
聲明:以上內容來源于網絡文章轉載,轉自中海達小碟,出于傳遞信息及學習之目的,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、立場,本網站不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更多相關
全站儀到底能不能“歪著”測?
通常,若是我們需要全站儀測量準確的結果,需要滿足如下條件:我們可以從上面的結構中看出,全站儀的測量都是以重力鉛錘方向為Z軸建立坐標系統的。但是在實際的測量作業中,我們也會遇到一些“歪著”的測量場景,給...
大力推進基礎測繪 鞏固發展根基
十八大以來的5年,是基礎測繪工作全國聯動、碩果累累的5年。5年來,各級測繪地理信息部門觀大勢、謀大事、強基礎、利長遠,推動基礎測繪工作取得重要突破,大力構建新型基礎測繪體系,為建設智慧中國奠定了堅...
GNSS接收機在煤礦垂直形變監測中的應用
山西省作為一個產煤大省,省內煤礦企業多達一千多座,每年的生產安全是每個煤企要抓的重中之重。由于煤礦開采完之后會形成大面積的采空區,采空區的治理尤為重要,因而許多煤礦會對采空區進行垂直形變監測。 ...
gps測量儀的工作原理
1.GPS測量原理。GPS測量儀接收到三個或三個以上導航衛星信號時,可以計算出測量儀(GPS接收器)所在的坐標的位置。接收到4個或4個以上衛星信號時,就可以計算出海拔高度。2.GPS全球定位系統分為...
北斗實時精密定位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研發側記
前不久,廣西南寧市測繪地理信息局組織研發的“南寧市北斗位置綜合服務系統”獲2017年度南寧市科技進步一等獎。基于這一系統,可實現基站監測管理、北斗精密定位等多種功能,讓新技術廣泛應用于不動產測繪、...
中海達RTK如何進行土方計算
使用中海達RTK可以幫助我們進行基本的土方計算,中海達RTK進行土方計算的一般流程如下:1.數據采集:-使用RTK設備(如無人機、手持終端等)在待測區域內進行精確的三維坐標測量,收集大量的地面點數...
中海達V6手持SLAM激光掃描儀RTK測量系統
中海達V6手持SLAM激光掃描儀RTK測量系統中海達SLAMRTKV6代表了當前測繪技術領域的一項重要突破,它首次將同步定位與地圖構建(SLAM)技術與實時動態差分(RTK)定位技術進行了深度融合...
比GPS還要多11顆衛星,北斗迎來一重要時刻
近日,據媒體報道,北斗導航系統迎來一個重要時刻,在前不久中國再次發射兩顆北斗衛星后,北斗導航系統的衛星數量將比GPS還要多11顆衛星,整個導航體系已然成型,對于這個體系,國外有領導人對此評價很中肯...